当别人需要帮助时,采用某种经过思考后的好方式方法,在不损害他人或自己的利益情况下对他人的一种帮助。
见义智为
读音:[jiàn yì zhì wéi]
出处:
1、宋·曾巩《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见义敢为,不少屈以求合。”
白话译文: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不会委曲求全。
2、《淮南子·览冥》:道德上通而智为故消灭也。
白话译文:在世间运行的一切体系或者规则,在完全明白的时候将会自己走向灭亡或消逝
冯梦龙在《智囊》一书开篇说道:智无常局,以恰肖其局者为上。
故愚夫或现其一得,而晓人反失诸千虑。把这段文字翻译过来就是:智慧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能正好适合当时的局势则是最高明的。因此那些愚昧之人有时在某件事上也能有高明的见解,相反,那些通晓达理之人则失误於精思百虑之中。"小成靠勤,中成靠知,大成靠德,终成于道”,这是成就人生的精典概述,也蕴含着人生哲理,给人启迪,给人遵循。
一、勤乃人生之本。有道是:勤是人间致富宝,俭为天下创业方。勤俭、勤奋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是为了生存和生活具体行动,也是关乎美好生活的准则。这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必须的必然的。正如如何度过一年四季,只有春天耕耘了,付出了,才有机会收获秋天,享受生活的美好。
二、知识改变命运。常言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难感悟到,通过读书、学习、求知,可以收获美好的人生。拿我自身来说,一个农村贫困人家子弟,通过刻苦读书,考上大学,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而家乡的同龄人,还在为生活奔波。由此,我意识到:有知识的人生不累,没有知识的人生很苦。只是有人能吃读书的苦,而有人吃不了这份苦。
三、君子修德惠及天下。著名校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往今来,古圣先贤提倡并恪守君子之道,以修德为本,以上善若水为情怀,修炼品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看出,修德积善是成大业之根,荫及天下之源,普渡苍生之力。
四、天道成于最高境界。这是一个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圣人先贤美德的体现。此天地,已是事物规律,这是用生命、意志、信念修炼而得,达到一个崇高神圣境地,而不是寻常人能感悟到的。
以上是我对"小成靠勤,中成靠知,大成靠德,终成于道”的理解和浅析。
“小成靠勤,中成靠知,大成靠德,终成于
道”是说人生成败与人生修养,境界息息相关的。
1、小成靠勤
勤奋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勤奋之人,就是一个永远走在努力之路上的人,无论处于什么环境,处于什么位置,只要你勤奋努力,就一定会小有成就。
比如我老家农村里,有些农民惰性缠身,种地图简单,往往打理不好田地,种子虽然种下了,可和那些勤奋打理田地的人却差别很大,别人一亩棉花收入四五千,他收入一千多;别人水稻种两季,一亩收三千多斤,他种一季,一亩收八九百斤。
还有两个朋友,同样是开小超巿,一个不动脑子不勤快,天天在店里守株待兔,总抱怨生意难做;另一个呢,开了一段时间小超市后,觉得光卖小商品之类的太单调了,开始天天凌晨三四点去批发市场进些蔬菜,鱼肉之类的菜品到小超市里出售,逢重大节日还搞些促销活动,生意越做越好,三年内开了四家分店。
2、中成靠知
如果要想获中等成功,光有勤奋是不够的,还要有知识,或知道某行业的经验和规则。
再勤奋,不懂市场,你会取得一些成功,但也会局限于小有成就。
比如说我认识的一个老板,以前是在建筑工地干活的,靠勤奋当上了包工头。圈子广了,视野开阔了,他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初中毕业的他一边在工地上干活,一边夜读。后来报考了工民建专业的成人大专,专门跑去脱产学习三年,然后拿到了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等几个二级建造类执业资格证书,和几个大专同学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当上了老板。
3、大成靠德
大成就之人,在社会上,行业中已小有名气,手下呢,也有一班追随者。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时候作为领航者,就不仅仅是打拼了。要带领团队走向更大成功,个人能力重要,品德修养更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厚德载物”,当你掌握的社会资本多了,个人社会影响力也大了。一举一动不仅仅关乎公司形象,亦关乎社会经济导向与形象。
要服人心,得人心,统领大局,唯德者居上,成大事者,仅靠勤与知显然不够的。毕竟个人精力是有限的,需学会借力打力,选人用人,刘备尚且三顾茅庐,以德服人。
故成大事者,德尤为重要。
4、终成于道
终成代表在某一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境界玄之又玄,勤奋、智慧、品德、努力是必要的修养,但是也需要大运气。大道无形,很多人达到人生巅峰后,连他自己都没想过会有如此大的成就。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终成之人,需天道眷顾。
评论列表 (0条)